来源:华清远见
"我要建造一栋适应复杂科技变化的房子,但技术不能喧宾夺主,它需要像'仆人'一样为服务主人而存在。" ——比尔盖茨 《未来之路》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见识过不少关于"未来家庭"的想象。早晨起床,被智能闹钟唤醒,面包机和咖啡机已经做好热气腾腾的早餐,浴室的水加热到刚好的温度……一个"未来之家",如今我们见到了太多物联网产品,插座、水壶、水杯、冰箱、空调这些司空见惯的家庭用品纷纷被冠以"智能"二字。家电领域下一个进化方向是什么,现在答案已基本明朗,那就是智能家居。有预测表明,到 2020 年,全世界的物联网连接将达到 750 亿,对消费者和生产商产生深刻影响。而在家电领域,自LCD液晶代替CRT显像管和智能电视出现后,下一个技术上看点是智能家居已成为业内共识。不过,现实点看,刚刚起步的物联网还处在雏形早期,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产生鲜明的消费需求,物联网产品也大多大同小异、乏善可陈。但是作为一种趋势,物联网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美的、小米一起联手打造智能家居,与之前技术进化相比,此次智能家居整合难度较大,但从其物联网属性来看,确实是符合技术发展趋势,因此业内也普遍认为2015年将是智能家居爆发元年。
智能家居加速发展 2015将成行业发展关键
2015智能家居行业的三大变化
2014年,智能家居迎来了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在产品上,智能家居开始从单品乱战进入到互联互通时代;在布局上,平台建设成为贯穿全年的主旋律。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和积累,2015年无疑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从战略到战术,从布局到竞争,行业格局或将得以确立。
开发资源集中:平台优劣见分晓
无论是Google、苹果、三星等巨头,还是U+、BAT以及京东、小米,无不以开放平台在2014年布局智能家居。作为各品牌实施智能家居的战略重点,平台搭好之后,2015年就成了检阅这些平台竞争力的关键一年。
虽然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平台都打着开放的旗号,使出各种招数吸引开发者。但一个事实是,智能家居这个领域的开发者是有限的,尤其是优质开发者并不多。终这些开发者不可能在各个平台四处开花,大的可能是,个别在资源整合和提供全方位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平台会脱颖而出。
从2014年各平台对开发者的支持措施看,的U+为开发者提供了一条龙服务,除了提供3.2亿智能家居发展基金,给予资金支持外,还与土曼科技等优秀的智能家居创业团队联手建设了首个智能家居开放实验室,为开发者提供产品测试开发等所需要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针对产品的落地问题,U+则打通线上线下资源,通过与京东众筹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在线下建设数十家U+智慧馆,对通过U+认证的开发者产品使用U+联合品牌进行渠道推广。这种为开发者提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相当于形成了全流程的孵化机制,在目前其他平台中是很难全盘见到的。
毋庸置疑的是,U+的这种全面孵化做法,必定会在2015年成为其他平台复制的样板,但有一点却很难改变,那就是开发者的聚集效应。当越来越多土曼这种优秀的创业团队加入U+平台,对其他开发者的吸引力就会越大。如此就很可能形成开发者越来越集中于某个平台的现象。而在U+已经于2014年提前发力的情况下,其他慢了半拍的平台如何快速提炼对开发者的吸引力,就成了决定优胜劣汰的一个关键。
用户认知成熟:品牌偏好渐形成
经过2014年包括众筹平台在内各种渠道对智能家居产品、概念和生活方式的助推,用户已经形成了对智能家居的初步认知。这种认知程度在2015年势必会进一步提高,而用户认知的成熟则直接影响到其具体的购买决策。
虽然目前智能家居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的普及情况还不甚理想,但随着U+平台首款SmartCare轻量化智能套装的推出,智能家居从散兵游勇的单品时代迈入互联互通时代,用户的购买欲会逐渐被激发,用户对智能家居的需求会有相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全套设备予以满足。此种情况下,用户的选购意愿将会在2015年变得强烈起来,像U+这样的品牌也就将成为用户选购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价格也是一个影响用户认知和品牌偏好的主要因素。由于绝大多数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开发之初往往存在较为昂贵的研发支出和推广成本,使得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了用户的选购热情。随着U+这种开放平台的出现,开发者通过加入平台得以大幅降低研发和推广成本,也让智能家居产品提炼价格优势成为可能。可以说,在对智能家居的不断认知中,少数活跃的、具有高性价比、有产品有全套解决方案也有平台的品牌会成为用户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时的重要参考。
产品去伪存真:智能家居“言归正传”
2015年,智能家居将进一步从概念层面向产品层面、应用层面落地。这种趋势也不可避免的会在智能家居市场掀起一股强劲的去伪存真风暴。那些打着智能家居旗号入市的各种伪智能产品将失去生存的土壤,智能家居这个命题将进一步被“言归正传”,让智能的归智能,家居的归家居,只有能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智能家居品牌才有飞入消费者家中的可能。
换言之,花瓶式的智能家居产品将在2015年得到终结,实用的智能和智能的实用成为决定智能家居市场竞争的两大关键。一方面,智能家居的主要目的是让生活因智能变得更简单,让各种家电产品因智能家居组件的出现而变得更实用。如果只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就很难在市场中立足。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家居智能化,而非某一个点的智能。这也是为什么Nest能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在2015年,一个只击中一个痛点的智能家居单品将很难存活,能全面满足智能家居各种显见和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方才有大行其道的潜力。
毕竟,若仅把目前6亿多网民当作我国智能家居潜在消费群体来看的话,这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目前,真正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的用户还非常少。这种巨大的需求空间,并非一个概念、几个产品就可以填补。2015年,如何通过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将是一个重要方向。只有秉承这一方向,优秀的智能家居单品也才有机会“复活”。比如,土曼智能手表在加入U+平台之前,能做的智能控制并不多,实用性并不强。但是加入U+平台后,在U+这个全球首个全开放的智慧生活平台的大体系之下,则有了控制空调、电视等各种家电和大量的第三方智能设备、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潜力。当这种优秀的单品在开放的平台上越聚越多,就将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实现开发者、消费者和平台的多赢局面,这才是智能家居的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之道,也是影响市场格局确立的关键所在。
老概念新理念
和二维码一样,智能家居并不是什么特别先进的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已在美国出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都市大厦”,出现首栋“智能型建筑”,其中要素主要有采用计算机系统对大楼空调、电梯、智能照明等设备进行监控;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方面信息服务。这些功能其实在今天早已经实现。
而在上世纪90年代,思科和微软这样的巨头,再次使得智能家居概念开始渐渐清晰,主做信息行业交互设备的思科提出“万物互联”概念,这即是目前大行其道的物联网理念。微软作为一家喜欢制定行业标准的公司,更是在领域砸下过“血本”,1999年推出的“维纳斯计划”耗费巨资而后败北。不过,近年来微软一直没有放弃对智能家居的整合,目前推出的三代XBOX游戏机,都是微软意图占据客厅入口的核心硬件。
近年来,正如谷歌和苹果替代传统科技巨头一样,也成为智能家居先行者,谷歌之前斥巨资收购智能家居厂商NEST,曾引发A股市场强烈反应。而苹果拥有更加出色的软硬件平台,目前的ios8已捆绑多个智能家居模块,显示出苹果进军智能家居的野心,这也使得业内对智能家居未来更加期待。
从智能家居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以技术为先导整合产品是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在这样模式下,同样在家电领域积累颇深的日韩企业反而没有太多作为。从日韩大企业来看,其更多是以产品为导向,缺乏整合软件平台,且从目前形势来看,日韩企业家电在影响力已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分析人士认为,正因为当前如此形势,才使得中电企业在发展智能家居时遭遇比以前较小的压力,因为美国重软件轻产品,日韩重产品轻软件,双方都没有绝对实力,而且家电市场早已被企业占据,可以说中电企业发展智能家居形势比较宽松。
企业密集布局
智能电视高速增长正在一点点消退,这次较小的技术迭代使得互联网要素开始进入到电视屏幕。进入到2014年以来,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尽管从产业来看,业内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显现,这预示着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和参与已使得外界意识到,智能家居未来已不可逆转。
近年来,无论是家电产业的传统厂商还是新进入到家电行业的互联网厂商,均已就智能家居展开探索,传统企业中海尔智能家居U-home系统,已在青岛东城建成。四川长虹则是让置业与四川长虹一起打造智慧社区。互联网企业中,乐视将与北京华贸、当代MOMA共推智慧社区;阿里2013年推出智能操作系统,已与酷开电视、美的智能空调合作;京东2014年6月底亦公布智能家居战略;小米则是联合华润置业等地产商探索智能家居。
而关于智能家居另外两个新案例,业内完全可以用震惊来形容。首先是小米投资超过10亿元入股美的电器,双方共同打造智能家居平台。另外一则是海尔和恒大地产展开合作,共同推广智能家居。这些原来并非同一行业的企业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智能家居需要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协作,而面对这一新事物,传统思维面临瓶颈,更加需要融合。这从小米和美的合作中便能看到轮廓,美的本身更加偏重传统制造业,小米则是一家披着硬件公司外壳的互联网企业,但美的没有小米的销售模式,小米也没有美的的制造资源,因此两者结合变得顺理成章。实际上,也只有在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合作才有可能。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经过一年多产业磨合,已正处爆发前夜。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随着合作企业已普遍进入到出成果时刻,智能家居新品将会层出不穷,业内涌现的新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助力家电产业转型
分析人士认为,智能家居是家电公司突破原有行业天花板,获得新成长空间的关键方向。在2015年,“互联网+制造”强强联合模式将成为“新常态”,这将对整个家电行业未来转型和持续成长构成实质性利好。
另外,市场一直以来对家电企业做智能家居的核心怀疑是家电厂商不具备互联网思维,没有能力主导智能家居发展,而这一领域核心要素和能力都掌握在互联网巨头手中。而本次小米与美的集团合作则表明,要在智能家居领域建立强大优势,仅有“互联网思维”不够,完善的制造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力也是构建智能家居堡垒的重要因素。
奥维咨询相关报告更是指出,至2020年,智能家居产值将破万亿元,这首先主要依赖于政府引导、技术成熟、互联网时代到来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另外,4G开始应用让高速无线应用成为可能,加上目前6.18亿智能终端存量也将给智能家居提供良好土壤。后,随着各层面品牌高度参与,消费者也将会对这一概念越来越认可。
该报告同时指出,目前智能家居也有三大痼疾亟待解决,首先智能家居市场尚未打开,作为一个已提出十几年的概念,与十几年前提出时并无太大差别;第二是需求不匹配背后是没有成功样板,产品设计不是出于用户需求考虑,而是对现有产品的拼凑;后是封闭发展影响产业合作,家电厂商单兵作战向智能化转型,系统封闭,数据不互通。
Mashable 预测4 个物联网趋势
1. 真正的一对一个性化体验
物联网设备收集、监测、分析使用者的行为,可以不断学习,因此未来的物联网,将会极具个性化,每一个消费者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也正因为这样,产品背后的营销和服务也将彻底改变,一对一的个性化体验将贯穿始终。
2. 设备的自我监测和服务
现在,我们能佩戴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运动、血压、血糖、温度……而在未来,家里的汽车也能自我监测,它会识别出软件和硬件的需求,然后通知你,或者直接根据你的日程安排给出维护车子的时间,自动提供服务所需的一切信息。
这背后是品牌的服务能力,通过设备的自我监测和数据收集,售后服务可以更加个性化,减少了消费者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
3. 可操作的用户数据
物联网设备收集而来的使用习惯和喜好特点,将汇总成大数据,用于客户管理。同时,对品牌的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这些大数据将更为直接的分析出用户群特征,这比耗巨资做品牌公关和统计分析要更为准确。
4. 关联性更强的"广告"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Banner、弹窗、邮件这样的广告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与用户紧密相关的个性化推广内容。这样不仅仅节省了用户的注意力,也让广告推广更精确,更节省成本。
2014 是物联网的大跃进年,从今年一月份 Google 收购 Nest 这个标志性事件开始,全球在 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投资开始提速。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代表互联网的小米和代表传统家居的美的宣布联姻,双方将就智能家居展开深度合作。
包含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智能家庭",也许将是继移动互联网后的另一个科技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