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通过物联网技术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
来源:物联
和许多代表一样,全国人大代表、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也十分关注大气污染。今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建议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徐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建议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机动车污染防治、政府环境问责机制、重点区域联防、环境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处置、法律责任与处罚8个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74个城市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大超标倍数为4.7。“雾霾”成了两会的热点之一。一份超过6000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83.0%的人感觉自己周围环境污染情况严重,76.0%的人希望今年两会讨论大气污染治理。
徐龙认为,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防治大气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制度设计和具体规范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修改。“我国大气污染总体形势日益严峻,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了解空气质量信息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是大势所趋。”
在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内,能否为防治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成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发达的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在全部邮车上安装传感器,在投递邮件的同时,实时采集社区的空气质量和噪声等数据指标,建设全球首个天基大气污染物观测系统,用于北美大陆主要大气污染物监测;瑞典运输部将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运用到北环线隧道内的空气质量监控,保障隧道内施工安全。
徐龙建议要大力建设环保物联网,采用“电子眼”监控污染源;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时监测空气中的PM10、PM2.5等颗粒物;在公共场所安装移动电视终端,及时跟进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信息播报等提供空气信息查询服务;大力开发手机客户端软件提供免费下载,让每个人都能及时掌握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等相关信息。
|
相关活动及新闻:
1、物联网商业应用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2、如何跳出物联网概念束缚
3、物联网再次成为两会关注重点
4、物联网"新丝绸之路":重庆连通欧洲
5、物联网具备超常规发展机遇